基本信息
潘勇,男,1981年10月生。安全技術及工程博士,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後。南京工業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蘇省危險化學品本質安全與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化工過程安全生產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化學會會員,中國化工學會會員,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合作會員,美國化學工程師協會會員。國家註冊安全工程師,國家級安全評價師,國家安全標準化考評員。南京市安全生產專家組專家。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2017 IF:3.249)客座編輯,J Hazard Mater,Ind Eng Chem Res,J Loss Prevent Proc等20餘個國際期刊審稿人。
個人簡介
2009年博士畢業於南京工業大學安全技術及工程專業。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香港理工大學進行訪問學者研究。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化學系進行合作研究。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化學與生物化學系進行訪問學者研究。
主要研究領域
危險化學品安全理論與技術,工業過程防火防爆控制技術,安全評價與風險分析技術。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後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畫課題、專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項目,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博士後科研基金面上及特別資助項目等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在J Hazard Mater(中科院一區)等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32篇,EI收錄15篇,SCI他引300餘次,SCI單篇最高他引62次;出版學術專著1部;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項,獲軟體著作權登記2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獲2011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獲2012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青年科技突出貢獻獎;獲2016年中國化工學會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獎;先後入選江蘇省 “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培養計畫,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先後入選“國家公派出國(訪問學者)留學計畫”及“江蘇省首批高校優秀中青年教師和校長境外研修計畫”。先後主持完成了南京煉油廠有限責任公司等江蘇省50餘項重大建設項目(工程)的安全評價及風險評估、10餘項重大事故隱患的評估和多起安全生產事故的技術調查分析工作;完成了國家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等多家企事業單位的安全管理及風險評估體系研究;擔任中國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的安全顧問或技術專家。
獲獎情況
1.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高危險性化工裝置重大事故預防與控制技術裝備及其工程套用(排名第5),國務院,2012年;
2.教育部高等學校自然科學二等獎,化學品危險特性的定量構效關係與燃爆作用機制研究(排名第2),教育部,2017年;
3.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創新團隊獎,化工過程安全(排名第4),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2015年;
4.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高危險性化工裝置重大事故預防與控制技術裝備及其工程套用(排名第5),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2011年;
5. 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化工過程安全監測預警與事故應急處置技術及工程套用(排名第5),江蘇省人民政府,2011年;
6. 國家安全生產科技成果獎二等獎,危險化學品重大事故隱患評價技術體系研究及工程套用(排名第8,學生排名第1),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2009年;
7.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化工裝置定量風險評價技術及工程套用(排名第8,學生排名第1),教育部,2009年。
主持和參加科研項目情況
1. 國家重點研發計畫課題,2017YFC0804801,“危險品道路運輸事故衍生機理及安全風險防範體系”,2017/07-2020/06,在研,主持;
2. 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專題,2016YFC080150201,“大型危險化學品物流倉庫及運輸工具事故後果分析與評估技術”,2016/07-2019/12,在研,主持;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1576136,“可燃性混合氣體燃爆特性的定量構效關係及聯合燃爆作用機制研究”,2016/01-2019/12,在研,主持;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21006045,“有機混合物燃爆特性的實驗及理論預測研究”,2011/01-2013/12,已結題,主持;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1436006,“化工過程本質安全化設計關鍵基礎問題研究”,2015/01-2019/12,在研,參加;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0774048,“含硫油品儲罐自燃火災機理及其動力學過程研究”,2008/01-2010/12,已結題,參加;
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976081,“有機物定量結構—燃爆特性相關性及預測模型研究”,2010/01-2012/12,已結題,參加;
8. 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2KJA620001,“石油餾分熱化學性質及燃燒性能的構效關係及爆震燃燒機理研究”,2012/09-2015/12,在研,主持;
9. 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0KJA620013,“典型半間歇式反應器熱失控及其控制研究”,2010/12-2013/12,已結題,參加;
10.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BK2010554,“活性化學物質自反應危險性的構效關係及預測模型研究”,2010/09-2013/12,已結題,主持;
11.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201104563,“多元混合氣體爆炸極限的構效關係及爆炸聯合作用機制研究”,2011/09-2012/06,已結題,主持;
12.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100481132,“多元混合氣體爆炸極限的實驗及理論預測研究”,2010/09-2012/06,已結題,主持;
13.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BK2009360,“硝基類含能材料撞擊感度的構效關係及預測模型研究”,2009/06-2012/06,已結題,參加。
人才計畫
1. 江蘇省 “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2016年,安全科學與工程;
2. 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 高層次人才,2015年,新材料產業;
3. 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2014年,安全科學與工程;
4. 國家公派出國(訪問學者)留學計畫,2012年;
5.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計畫,2011年,化學工程與技術。
榮譽稱號
1. 江蘇省 “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2016年,安全科學與工程;
2. 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 高層次人才,2015年,新材料產業;
3. 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2014年,安全科學與工程;
4. 國家公派出國(訪問學者)留學計畫,2012年;
5.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計畫,2011年,化學工程與技術。
發表論著及論文情況
專著
1. 蔣軍成, 潘勇. 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結構與危險特性.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代表性論文
1. Zhao X Y, Pan Y, Jiang J C, Xu S Y, Jiang J J, Ding L.Thermal hazard of ionic liquids: modeling therm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s of imidazolium ionic liquids via QSPR method.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7, 56(14):4184-4195.(SCI,EI收錄)
2. Cheng J, Pan Y, Yao J, Wang X P, Pan F, Jiang J C. Mechanisms and kinetics studies o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micron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and polystyrene . 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 ,2016, 40:139-146.(SCI,EI收錄)
3. Pan Y, Li T, Cheng J, Telesca D, Zink J I, Jiang J. Nano-QSAR modeling for predicting the cytotoxicity of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using novel descriptors. RSC Advances, 2016, 6: 25766-25775.(SCI收錄)
4. Cheng J, Pan Y, Song X Y, Jiang J C, Li G Y, Ding L, Chang H H. A new method for the prediction of flash points for ternary miscible mixtures. 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5, 95:102-113.(SCI,EI收錄)
5. Pan Y, Cheng J, Song X Y, Li G Y, Ding L, Jiang J C. Flash points measurements and prediction for binary miscible mixtures. 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 2015, 34: 56-64.(SCI,EI收錄)
6. Pan Y, Zhang Y Y, Jiang J C. Prediction of the self-accelerating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of organic peroxides using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 (QSPR) approach. 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2014, 31(1): 41?49.(SCI,EI收錄)
7. Pan Y, Jiang J C, Wang R, Zhu X, Zhang Y Y. A novel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flash points of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from molecular structures. 2013, 37(2): 130-139 (SCI,EI收錄)
8. Pan Y, Jiang J C, Zhang Y Y. Predicting the net heat of combustion of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from molecular structures.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2012, 51(40): 13274?13281.(SCI,EI收錄)
9. Pan Y, Jiang J C, Ding X Y, Wang R,Jiang JJ. Prediction of flamm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pure hydrocarbons from molecular structures. AIChE Journal, 2010, 56(3): 690-701.(SCI,EI收錄)
10. Pan Y, Jiang J C, Wang R,Cao H Y, Cui Y.Predicting the auto-ignition temperatures of organic compounds from molecular structure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9, 164 (2-3): 1242-1249.(SCI,EI收錄)